4月27日,《2022年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》发布。
数据显示,2022年,全疆授权专利20528件,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711件,同比增长48.40%;商标申请量73657件,商标注册量55654件。
同时,截至2022年底,新疆农产品地理标志已达91个,地理标志证明/集体商标达90件,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39个,知识产权创造、运用、保护成效不断显现,知识产权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明显增强。
当日,在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“强化协同 优化环境 合力开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新局面”发布会上,记者了解到,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,不断健全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,印发了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知识产权强区实施方案》《关于贯彻〈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(2021-2035年)〉的实施意见》《自治区贯彻落实“十四五”知识产权规划实施方案》等一系列文件,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,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,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,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生态,推动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,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,为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自治区市场监管局(知识产权局)党组副书记、局长多里坤·阿吾提介绍,该局充分挖掘地理标志资源,强化地理标志运用,规范地理标志管理,强化地理标志保护,推进地理标志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,促进地理标志产业健康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。不仅组织开展地理标志示范区建设,截至2022年底,“库尔勒香梨”“精河枸杞”“阿克苏苹果”获批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;而且持续开展地理标志用标工作,扩大地理标志用标企业,鼓励动员企业积极运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,帮助指导企业规范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。截至2022年底,全疆共有291家合法用标企业,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。并推动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,“库尔勒香梨”“精河枸杞”“吐鲁番葡萄干”“霍城薰衣草”“博湖辣椒”“策勒红枣”“阿克苏苹果”先后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名录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底,全疆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429件,同比增长16%;有效商标注册量327518件,同比增长17.25%;2022年植物新品种权授权38个;认定并公布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48位,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425项。
本文由新疆信用信息中心编辑
转载请注明出处!